大師親自指揮羅馬交響樂團與百人合唱團在2007年9月11日在義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演奏實況,也是近年巡迴最精采的一場。全片以組曲的形式呈現,9月11日是象徵和平的日子,威尼斯與威尼斯賭場邀請大師一同為和平作見證。
要說莫利科奈是全球影壇配樂教父、義大利音樂國寶,相信無人會發出異議。縱橫影壇逾40載的配樂大師,創作了400部以上的電視、電影音樂,每一部作品都是親自擔任作曲、編曲、管弦樂編曲及指揮的工作,為了津津樂道的有數十部之多。莫利科奈贏得無數的榮耀,這其中包括了威尼斯影展、洛杉磯影評人學會、2007奧斯卡頒發的終身成就獎,還有6座義大利電影獎、5座英國影藝學院獎、2座金球獎、1座葛萊美獎。他以音繪影,完美捕捉影像剎那的永恆、每一樂段均滿載動人情感,讓電影頓然鮮活起來。少了大師,影壇經典電影不知要失色多少。
鋼 琴:顏尼歐.莫利科奈
Ennio Morricone
場 地:義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
St Michaels Square, Venice, Italy
曲 目:
TRE ADAGI《三慢板》
◎〈黛博拉主題曲〉電影「四海兄弟」插曲
◎〈約婚夫婦〉配樂
◎〈烈愛灼身〉
SCATTERED SHEET《獨立樂曲》
◎〈H2S〉主題曲
◎〈西西里黑幫〉
◎〈愛的輪迴〉
◎〈愛的親觸〉選自電影「愛的輪迴」
◎〈馬德里納〉
SOCIAL CINEMA《社會主義電影》
◎〈阿爾及爾戰役〉
◎〈調查可疑者〉
◎〈心之微風〉選自電影「佩雷拉先生如是說」
◎〈勞工階級上天堂〉
◎〈越戰創傷〉主題曲
◎〈Abolisson〉選自電影「烽火怪客」
THE MODERNITY OF MYTH IN SERGIO LEONE CINEMA《里昂尼的當代電影傳奇》
◎〈黃昏三鏢客〉
◎〈狂沙十萬里〉
◎〈革命怪客〉
◎〈黃金的狂喜〉選自電影「黃昏三鏢客」
TRAGIC, LYRIC AND EPIC CINEMA《悲劇、抒情與史詩電影配樂》
◎〈韃靼人的荒漠〉主題曲
◎〈里卡多三〉
◎〈韃靼人的荒漠〉主題曲<重複>
◎〈賈布利耶的雙簧管〉選自電影「教會」
◎〈瀑布〉選自電影「教會」
◎〈人間如天堂〉選自電影「教會」
◎〈新天堂樂園〉主題曲
◎〈Here’s to You〉選自電影「死刑台的旋律」
特別收錄
◎Voci Dal Silenzio
◎Morricone at United Nations
◎Tra le Note
【BD】溫布尼音樂會 - 賈維指揮(1001夜)
二○○六年六月,柏林市郊的年度音樂盛事-溫布尼森林露天劇場的夏日音樂會,在晴朗和煦的陽光之下展開。為了一九三六年奧林匹克運動會而興建的溫布尼森林露天劇場,改建之後可以容納兩萬多名觀眾。以濃厚異國風味的「一千零一夜」為主題的夏日音樂會,在指揮國際知名指揮賈維時而熱情、時而低迴的詮釋之下,帶給滿座觀眾一個充滿官能美感與東方情調的難忘夜晚。
現場:溫布尼森林露天劇場夏日音樂會
指揮:賈維樂團:柏林愛樂管弦樂團
卡司:吉妮‧楊森/小提琴
曲目:
莫札特:「後宮誘逃」序曲
尼爾森:東方節慶進行曲、黑人舞曲(選自「阿拉丁」)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天方夜譚
葛利格:安妮塔之舞、蘇爾維格之歌、阿拉伯舞曲(選自「皮爾金組曲」)
馬斯奈:泰伊斯綺想曲
聖桑:a小調序奏與奇想輪旋曲
胡齊克:佛羅倫斯人進行曲
【BD】巴哈:郭德堡變奏曲-2008年萊比錫巴哈音樂節
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果真就像傳聞一樣,是為了讓晚上睡不著的俄國大使凱瑟林伯爵當做催眠曲嗎?假如你聽的是俄國鋼琴家柯洛里奧夫演奏的「郭德堡變奏曲」,恐怕只會愈聽愈清醒。這位出生於一九四九年的鋼琴家,將這首被視為音樂宇宙的鋼琴傑作,清楚地在觀眾面前,樂曲複雜多變的結構,在柯洛里奧夫精湛的技巧與靈活的創意之下,除了永恆動人的旋律之外,展示在我們眼前的是井井有條的嚴謹秩序,令人大感驚奇!
這場「郭德堡變奏曲」拍攝於2008年,地點在萊比錫的布商大廈音樂廳,透過最先進的影音技術,完美捕捉柯洛里奧夫所展現巴哈最精妙的音樂世界。
鋼 琴:柯洛里奧夫
Evgeni Koroliov / piano
場 地:2008年萊比錫布商大廈音樂廳
The Gewandhaus zu Leipzig
曲 目:
◎巴哈:郭德堡變奏曲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BWV988
【BD】威爾第-納布果 2007年聖瑪格莉特音樂節
GIUSEPPE VERDI: NABUCCO / FESTIVAL ST.MARGARETHEN
指揮:梅森朵夫 Ernst Merzendorfer
樂團:歐羅巴交響管弦樂團
Europasymphony Orchestra Arad State Philharmonic Chorus
卡司:伊果‧莫洛索 / 男高音(飾 納布果)
Igor Morosow / tenor
伊莉莎白‧庫爾曼 / 次女高音(飾 費蕾娜)
Elisabeth Kulman / mezzo-soprano
場地:2007年7月聖瑪格莉特音樂節
St. Margarethen Festival
一八四二年三月九日在米蘭首演的歌劇「納布果」,是義大利歌劇巨匠威爾第重獲新生的一齣代表作。劇中「飛吧,我的思緒乘著金色的翅膀」以沉穩的節奏鼓舞激勵失落的民心,成為歌劇史上最經典的合唱曲之一。「納布果」根據舊約聖經故事改寫,以巴比倫王納布果入侵猶太為背景,敘述他的兩個女兒同時愛上猶太王子彼此明爭暗鬥。而猶太俘虜則因納布果改信耶和華才獲得救贖。本片收錄二○○七年七月在奧地利聖馬格利特音樂節演出的「納布果」實況,場景雄偉壯觀,與天然景物融合,渾然天成,超高水準的畫質與音質,絕對是近年最精彩的一場「納布果」演出!
【BD】柏林愛樂除夕音樂會-◎賽門拉圖◎指揮
2007年的柏林愛樂除夕音樂會,充滿濃厚的俄羅斯風味。指揮賽門.拉圖與這支全世界最頂尖的管弦樂團,演出全場的俄羅斯經典管弦樂曲目。開場的「韃靼人舞曲」是鮑羅定最著名的作品,動人流暢的旋律,新穎的和聲設計,不知已被改編成多少版本傳唱。穆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原本為鋼琴曲,由法國管弦樂大師拉威爾改編成管弦樂版之後,更寬廣的表現幅度,具體將原曲的抽象意境呈現在觀眾面前。拉圖與樂團的火力全開,精心營造對比的趣味,並避免浮誇,讓每個獨奏家、器樂群展現絕技,將管弦樂團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指 揮:賽門拉圖
Sir Simon Rattle
樂 團:柏林愛樂管弦樂團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場 地:2007年柏林愛樂廳
The Philharmonie, Berlin
曲 目:
◎ 鮑羅定:伊果王子:韃靼人舞曲
Borodin: Prince Igor: Polovtsian Dances
◎ 鮑羅定:第二號交響曲
Borodin: Symphony No.2
◎ 穆索斯基:「霍萬希納」:前奏曲
Mussorgsky: Khovanshchina: Prelude
◎ 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 蕭士塔高維契:芭蕾組曲「黃金年代」--舞曲
Shostakovich: The Golden Age: Polka
【BD】多明哥「愛情,我的生命」演唱會
「世界日報」曾說這場音樂會是「在薩爾茲堡看到了聰穎的明星,以及令人目不轉睛的魅力。」以西班牙語演唱,最具西班牙風情與地方特色的就是傳統戲曲「查瑞拉」小歌劇(Zarzuela),內容以民謠曲調為主,搭配合唱、對白和豐富的舞蹈,這種如火燄般熱情,卻又柔情似水的音樂一直沒出現在西班牙以外的地區。不過這類說唱劇即使精彩,卻很少登上音樂會舞台,2007年多明哥在薩爾茲堡音樂節裡演唱,這項西班牙傳統型式的演出真正讓全世界的樂迷眼睛為之一亮。
指 揮:柯柏斯 Jess Lpez Cobos
樂 團:莫札特學院管弦樂團
Mozarteum Orchester Salzburg
男高音:多明哥 / Plcido Domingo tenor
女高音:馬汀妮茲/ Ana Mara Martnez soprano
場 地:2007年薩爾茲堡音樂節
The Salzburger Festspiele
曲 目:
◎愛情,我的生命(選自「馬拉維拉」)
“Amor, vida de mi vida” from La maravilla
◎安靜啊!我的心(選自「路易莎‧費爾南達」)
“Cllate, corazn!” from Luisa Fernanda
◎雙唇無語、弦聲低唱(選自「風流寡婦」)
【BD】歐洲音樂會 慕提指揮 - 柏林愛樂管弦樂團
Schubert | Martucci | Verdi |
Violeta Urmana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Riccardo Muti
指 揮:慕提 Riccardo Muti
樂 團:柏林愛樂管弦樂團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卡 司:鄔瑪娜/次女高音 Violeta Urmana / soprano
場 地:2009年那不勒斯聖卡羅劇院
The Teatro di San Carlo, Naples
每年的5月1日,是全球最頂尖的管弦樂團柏林愛樂的生日。2009年柏林愛樂的生日,選擇在南歐的義大利那不勒斯的聖卡羅劇院裡度過。這一天,他們與睽違超過十五年的義大利指揮慕提在歐洲音樂會上再度合作,並且透過廣播與電視的轉播,與全世界共同慶生。慕提選擇威爾第的「命運之力」序曲揭開序幕、詮釋威爾第與華格納享譽樂壇的次女高音鄔瑪娜獻唱馬圖奇的追憶之歌,都在宣告慕提與柏林愛樂闊別重逢的重要意義。舒伯特的交響曲「偉大」象徵全新合作的開始,且對未來充滿希望與契機。慕提純煉精熟的指揮藝術,讓樂團保留揮灑的空間,激發柏林愛樂年輕的活力,同時也令所有的樂迷感到驚喜不已。 慕提面對的是個年輕且已轉型的柏林愛樂,與卡拉揚在位時的全盛時期已有所不同。這是個大膽的試煉,所有的觀眾對結果感到驚喜。慕提發揮薩拉斯托般的睿智,激發整個樂團的活力。1882年的5月1日是樂團成立的日子,為了這場音樂會與慶祝柏林愛樂的生日,他選擇馬圖奇1887年所譜寫並於1898年完成管弦樂編曲的連篇歌曲「追憶之歌」。就算是音樂會的常客,也很難得聽到馬圖奇的作品。這位作曲家在1909年6月1日逝世於那不勒斯。而在舒伯特的第九號交響曲「偉大」中,他給予音樂與演奏家極大的空間,自己擔任組織與橋樑的角色,讓彼此保持對話,開放式的交換構想。過去曾被外界批評的強勢作為,此時已消失於無形。威爾第的「命運之力」序曲揭開音樂會序幕,此乃非常切合時宜的選擇。
曲 目:
◎ 威爾第:「命運之力」序曲
Giuseppe Verdi: La forza del destino: Overture
◎ 馬圖奇:追憶之歌
Giuseppe Martucci: La canzone dei ricordi
◎ 舒伯特:第九號交響曲「偉大」